馬來西亞車市回暖:本土廠商表現搶眼 電動化步伐或加快
據馬來西亞《星報》報道,疫情帶來的市場不確定性和防控措施的執行,使得今年大部分時間里,馬來西亞汽車產業的表現都頗為低迷,直到第4季度才開始復蘇。
隨著供應鏈狀況逐漸好轉,馬來西亞最大本土汽車品牌北鹿大(Perodua)的新車交付量環比增長102%,從8月份的6988輛增至9月份的14160輛。而另一國產車巨頭寶騰(Proton)則以10380輛的銷量繼續屈居馬來西亞新車銷售榜的亞軍。
進入10月份,上述2大汽車品牌的銷量紛紛步入“快車道”——北鹿大以27858輛創下新紀錄,寶騰銷量也增至13362輛。位列榜單季軍的合順-豐田汽車在“禁行令”限制放寬后銷量也有所反彈,10月份其售出約8500輛新車,比9月份的8033輛增長5.8%。
另據馬來西亞汽車協會(MAA)與市場研究機構的聯合調查,從截至2021年10月按品牌劃分的新車銷量數據來看,北鹿大以38.4%的市場份額位居榜首,其次是寶騰(22%)、豐田 (14.1%)、本田(9.8%)、日產(2.4%)、馬自達(2.1%)、五十鈴(1.9%)和寶馬(1.2%)。
不過,受新一波疫情和車用芯片短缺的影響,11月,北鹿大銷量又跌至20299輛。盡管如此,這家汽車制造商仍在努力沖擊12月賣出3萬輛、全年銷售超20萬輛新車的目標。北鹿大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達圖克·艾哈邁德說:“我們正在與合作伙伴緊密協作,以克服新一波疫情及芯片供應短缺等問題。有了這些對策,我們認為今年12月會是我們迄今為止(產銷量)最好的月份。”
與此同時,寶騰在11月份的總銷量為14187輛(含出口),將其自年初至今的總銷量推高至100566輛,也由此抬升了該公司能夠以銷量激增之勢為2021年畫上圓滿句號的預期。“在連續第二年被疫情擾亂之后,過去一個月里跨越10萬輛大關門檻對我們來講不啻為一大里程碑。我們對實現這一成就感到自豪,也更加有信心以出色業績告別2021年,”寶騰首席執行官羅斯蘭·阿卜杜拉如是說。
總的來看,2021年對馬來西亞汽車行業來說是充滿挑戰的一年,對制造商是這樣,對消費者也是如此。今年大部分時間里,由于疫情防控而實施的“禁行令”愈發嚴格,車市需求被大大壓制。雖然進入第3季度后管控有所放松,消費者需求開始反彈,但由于汽車廠商被供應鏈問題所困,特別是半導體短缺影響了生產和銷售,導致馬來西亞車市在一段時間里并無太大起色,直至第4季度復蘇步伐才真正加快。
展望2022年,馬來西亞政府已制定出一系列官方計劃振興本土汽車業,包括將新車銷售和服務稅豁免的優惠政策延長至明年6月30日、繼續將隔夜政策利率維持在1.75%以刺激消費、撥出預算促進電動汽車發展,等等。據悉,從明年起,根據不同車型在2至4年內,馬來西亞用戶購買電動汽車除了享受多項稅費減免優惠,還可獲得2500林吉特(約合590美元)的購車及充電設施安裝補貼。
馬來西亞政府希望2022年國內汽車產量能夠突破50萬大關,并催生出新的市場需求,推動全行業轉向電動化,助力其實現“2050年成為碳中和國家”的遠景目標。(記者 凌峰)
免責聲明:本網站所有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請自擔。
上一篇: 豐田汽車對純電領域有多認真?豐田全面加速純電領域的進程
下一篇:最后一頁
馬來西亞車市回暖:本土廠商表現搶眼 電動化步伐或加快據馬來西亞《星報》報道,疫情帶來的市場不確定性和防控措施的執行,使得今年大部分
12月13日12點38分,在中信泰富特鋼集團旗下興澄特鋼二煉鋼分廠,世界最大規格Φ1200mm連鑄圓坯面世。這是中信泰富特鋼繼世界首創Φ80
會議現場12月23日,由北京市順義區人民政府、中國德國商會共同主辦的2021北京中德產業合作發展論壇在順義區成功舉辦,北京中德產業園正式開
深耕軍用集成電路市場的振華風光沖刺科創板IPO,并加速向IDM模式轉型。近日,貴州振華風光半導體股份有限公...
頻繁推進資本運作的知名公司吉宏股份(002803 SZ)踏上了易主之路。11月29日晚間,吉宏股份發布易主公告,公...
公司及聯營公司成本壓力加大,公司主營業務改善效果體現不充分。2021年半年報中,冰山冷熱(000530 SZ)總結...